写诗有益健康,养生促进健康长寿,两者结合起来,则效果更加显著。
一、写诗有益健康
(一)陶冶情操
明朝于谦的《观书》诗云:“书卷多情似故人,晨昏忧乐每相亲。眼前直下三千字,胸次全无一点尘。”百岁诗翁葛祖兰曾说过:“我的长寿之道就在读书与写诗,它使我胸襟豁达,心情闲适。”这些都是写诗人的切身体会,很值得我们参考学习。
唐朝诗仙李白诗云:“仰天长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。”当我们读到这样的诗句时,无形中增加了自信心。当我们读到毛泽东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的惊句时,内心充满了勇气。有信心,有勇气,我们就一定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,努力去实现人生价值。
(二)训练大脑
中医养生认为“脑为元神之府”,健脑是健康的关键。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8名高中生的大脑功能进行研究,结果表明:右脑与形象、音乐及其他非语言性输入信号的活动有关,而左脑则与数学、语言文学词语汇集及分析性思维活动有关。读诗、写诗可促进大脑活动,有益身心健康。蒙田说过:“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,有所制约,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里驰骋,有时就会迷失方向。”因此,只有勤于用脑,善于思考,大脑才会保持年轻活跃状态。
(三)舒心除疾
明朝万历年间,名医陈实功为邻居妇人治病,题诗一首,“粗茶淡饮农家宴,织布裁衣女中贤。肮脏入口多病邪,脱懒换勤校康健。”妇人觉得这首诗很在理,就下决心改掉懒散恶习,讲究卫生,治好了神经乏力卧床不起的旧病。唐朝诗圣杜甫的好友郑广文之妻患精神病,郁郁寡欢。杜甫对郑广文说:“我的诗可治夫人的病。”于是郑广文让妻子反复吟诵“夜阑更秉烛,相对如梦寐。”就这样,她坚持了一段时间,且每次诵诗时总是望着或想着丈夫,结果病竟然就好了。
在国外也有很多人乐于读诗。意大利人把吟诗看作一种放松和疗养的方式。“在每人心中都流淌着一条无穷无尽的情感之流。诗歌是灵魂的语言,一旦内心的能量被点燃,它会带给人们健康和平静。”在意大利还兴起了“诗歌疗法”,有多家“诗药有限公司”,他们出版具有不同主治功能的诗集,供不同心理疾病的患者对症选用。美国心理学家也倡导“诗歌疗法”,认为吟诵诗歌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,有益身心健康。
二、写诗与养生结合的典范——陆游
陆游又名陆放翁,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,亦是养生学者。他一生共写诗9138首,其中有300多首是养生保健诗,堪称写诗与养生结合的典范。他原在南宋首都临安(今杭州)等地为官,后归隐到浙江省绍兴市镜湖(又称鉴湖)旁的农村居住,晚年过着田园生活。他是唐宋时代著名诗人中最长寿的一位诗人,他的年寿85岁,约为当时人均寿命(唐代28岁,宋代30岁)的3倍,这主要归结于他归隐后潜心学习、研究和实践养生之道。他在《剑南诗稿》中深有感触地写道:“萧条白发卧蓬庐,虚读人间万卷书。遇事始知闻道晚,抱疗方悔养生疏。”于是他痛定思痛,下决心研学医学和养生之道,边学习、边实践、边总结,将体会写成诗句,便于记忆和推广。由于他坚持学习和实践养生之道,不仅“八十身犹健”“八十老翁顽似铁”,而且还成为有名的医生。
陆游晚年一直住在农村,“身杂老农间”,常与村民闲聊,问寒问暖,并施药治病。他写诗云:“儿扶一老候溪边,来告头风久未痊。不用更求芎芷辈,吾诗读罢自醒然。”陆游告诉他们,不用川芎、白芷等药物,只要多吟诵他的诗歌就会好的。他经常下乡免费为百姓看病,且效果很好,深受百姓爱戴。其在《山村经行因施药》一诗中写道:“驴肩每带药囊行,村巷欢欣夹道迎。共说向来曾活我,生儿多以陆为名。”从这首诗中,我们可以看出陆游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,从而得到百姓深深地敬爱。在行善中他的身心也得到了很大的安慰,而这有益于健康长寿。
陆游的养生经验是多方面的,其最秘密的部分就是“呵护肾脏”。他深知中医之“肾”是人体先天之本,生命之根。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阳气者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。”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之名言:“天之大宝,只此一丸红日,人之大宝,只此一息真阳”,这都说明肾脏的极其重要性。中医的“肾”并不是现代解剖学的“腰子”,而是概括了一系列有关生理功能的总称,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、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各个方面。汤泰元主编的《中医精髓图解》在论述“脏腑学说”时,对心、肝、脾、肺的论述篇幅各为2页,而肾的篇幅却为10页。这亦说明“肾”在脏腑学说中的特殊重要性。
三、关于写诗与养生的实践体会
(一)我的养生概况
我原是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,1994年退休,返聘到2001年。退休多年来,我以健康为中心,研学养生之道,收获多多。一则身体健康,精神抖擞,似有返老还童之感,在80岁时好多人以为我是60岁者。再则对养生之道有所认识和体会,已经发表了40多篇养生保健文章,如在《性学革命》一文发表后,引起一些媒体和读者的关注和好评,2012年《武汉晚报》等4家媒体针对此文,对我进行采访,10多位读者打电话来询问有关情况,另有5位亲临寒舍问询。家住汉口的杜传奇老人访问后,专门为我写了一首诗“见君报头大名扬,三镇如闻奇花香。泛舟学海究何事?要为百姓谋寿长。”
(二)写诗是我养生经验之一
我的养生秘诀有“四乐”,其中之一是写诗之乐。我从小爱好诗歌,记得小时候在山里放牛,男孩女孩经常进行山歌对唱,我现在还记得其中一首:“高山落雨又落雪,脚头无妻睡不得,伸脚好比落光凌,缩脚又像落铺雪。”回想当时的情形,确实使人笑意绵绵,心情舒畅。
读初中时,我参加全校作文比赛,获得第一名;上大学时,我在院报上发表过诗歌。工作以来,我先后写诗歌100多首,发表40余首。1976年打倒“四人帮”后,我参加庆祝游行,心情非常激动,随即写了一首诗:“心花随着鞭花放,豪情寄语党中央:坚决拥护共产党,科研路上放豪光!”这是内心的呼喊!这是激情的播放!“诗情”提高了我的觉悟,“诗作”更坚定了我的信仰,它让我展翅飞翔!
(三)养生促进写诗
正如前面所言,颂诗写诗有益于身体健康。从诗歌灵感来说,养生健体还可为写诗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。对老年人而言,由于离开了工作岗位,与社会接触较少,感悟较少,写诗时往往不知写什么。如果坚持学习实践养生之道,就丰富了诗歌的内容。我退休之后所写的诗稿,很多都是养生体会之作。如《学养生》:“远学陆放翁,近学郭菽蕃。细心呵护肾,长寿比南山。”又如《养生秘诀》:“帝王遍求长寿方,岂知就在肾中藏。细心呵护常搓练,高寿巅峰任我逛。”
2014年5月,儿女们和亲朋好友为我举办了“80岁寿宴”。我在宴会仪式上念了《百岁梦》一诗:“八十身犹健,养生非等闲。欲做百岁梦,拟写高寿篇。”我有信心实现百岁梦,并创作出《高寿秘诀》一书,以丰富我国养生学说,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长寿。
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退休干部 赵合句